在徐汇区康健街道,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暨区域医养“多床”联动服务体系正悄然改变着当地老年人的养老生活。位于虹漕南路上的康新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设有“多床”之一的日间照料床位,可以为周边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以“认知障碍友好”为特色的日间托养服务。近日,首位正式签约体验日托服务的薛爷爷由衷地感叹:“这就是我们最想要的社区养老服务!”
去年的时候,居住在金桂苑小区的薛爷爷以及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老伴谭奶奶遭遇了养老方面的难题。薛爷爷年纪已高,而谭奶奶住在养老院之中。对于薛爷爷来说,前去探望谭奶奶的路途颇为遥远,他虽然想把老伴接回家中,却又担心在白天的时候无人对老伴进行照护。怀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薛爷爷在参加完康新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活动之后,向工作人员小张倾诉了自己所面临的困扰。
工作人员随即对老两口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认知能力展开综合评估调研。考虑到他们的实际需求,建议老两口选择家门口的康新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日托照护床位。这里离家近,老两口白天能相互陪伴,还有护理阿姨悉心照料,晚上又能回家享受天伦之乐。
经过近十天的试住体验,薛爷爷正式签订入托协议。如今,3个多月过去了,老两口的日托生活充实又幸福。每天早晨在家用过早餐,薛爷爷便会和谭奶奶一同前往小区对面的康新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中心工作人员会先为谭奶奶进行日常健康检查,随后便会根据每日安排开始一天的活动。谭奶奶因有轻微认知障碍,日托中心为其定制了认知障碍友好课程。老伴“上课”时,薛爷爷便会做些自己的事。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设有老年健身器材,薛爷爷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可以进行体育锻炼。
康新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说,日托中心的活动丰富多样。既有定向记忆训练、智能手机课程,帮助老人延缓记忆和认知衰退,适应现代技术;也有抗阻训练等运动疗法,增强老人身体素质。手工活动如制作围巾、花灯笼等,不仅丰富了老人的日常生活,还提升了他们的记忆和认知能力。在这里,老人们的社交面变广了,结交了新朋友,看到和体验到了在家无法接触到的事物,思维也更加活跃。
谭奶奶尽管患有认知障碍,在言辞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然而她依旧能够清楚地传达出“日托中心非常好”以及“在这里感到十分开心”这样的话语。薛爷爷对此更是赞不绝口,他说道:“这里的工作人员考虑得极为周到,而且表现得非常专业。有他们在,我们感到特别放心。”
日托中心的医养结合服务也为老人的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如果老人需要医疗帮助,中心会通过内部绿色转诊机制,及时将他们转介到合适的医疗机构。每位老人都有专属的健康档案,中心还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定期为老人进行健康监测,提供持续的健康咨询。
据介绍,在费用方面,日托中心十分亲民且灵活,每天仅需50元,还可按月计算,有事请假也能按实际天数计费。与传统养老院相比,日托中心费用低很多,对于那些还不需要全天候护理的老人来说,是个经济实惠的选择。而且,日托中心符合“离家不离亲”的养老理念,让老人在家附近就能享受优质服务。
据悉,在康健街道的医养结合“多床”联动服务体系当中,这里所说的“多床”具体涵盖了家庭照护床位、日间照料床位、机构照护床位这三张属于养老服务的床位,同时还包括家庭病床、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医疗病床这三张医疗服务床位。在康健街道范围内,众多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紧密地相互协作,切实地实现了医疗、康复、养生以及养老等各类资源的深度融合。康健街道在未来将持续坚定地坚持党建引领,大力推动居家、社区以及机构养老服务实现协调发展。并且会联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辖区内的养老机构,不断地积极探索并深化医养结合服务,逐步提升 15 分钟养老服务圈的建设辐射效能,从而让更多的老人能够享受到贴心且优质的养老服务。